肝豆状核变性 8 号 14 号外显子基因突变的检测

目的: 筛选中国人肝豆状核变性的高频突变点。方法: 对中国人肝豆状核变性 39 个家系 45 个患者的 8 号、14 号外显子进行 PCR-SSCP 筛选,对有异常者进行序列分析(放射自显影) , 并通过该突变点的酶切再次筛选。结果: Exon 8 发 现有 3个泳动异常,两个为多态现象, 对 1 例明显异常者序列分析表明: ①患者的序列发现同义突变 C2250※G , 错义突变 G2273 ※T 发生 Arg778 Leu,引起功能缺失。患者上述两个突变同时存在。②患者父亲在 2250 位点 C 及 G 碱基同时存在, 在 2273 位点 G 及 T 碱基同时存在。 ③发现患者为纯合子, 其...

Full description

Saved in:
Bibliographic Details
Main Author: 马少春 梁秀龄 徐评议 王丽娟
Format: Article
Language:zho
Published: Editorial Office of Journal of Sun Yat-sen University 1998-01-01
Series:Zhongshan Daxue xuebao. Yixue kexue ban
Online Access:http://xuebaoyx.sysu.edu.cn/zh/article/43589715/
Tags: Add Tag
No Tags, Be the first to tag this record!
_version_ 1841528675306045440
author 马少春 梁秀龄 徐评议 王丽娟
author_facet 马少春 梁秀龄 徐评议 王丽娟
author_sort 马少春 梁秀龄 徐评议 王丽娟
collection DOAJ
description 目的: 筛选中国人肝豆状核变性的高频突变点。方法: 对中国人肝豆状核变性 39 个家系 45 个患者的 8 号、14 号外显子进行 PCR-SSCP 筛选,对有异常者进行序列分析(放射自显影) , 并通过该突变点的酶切再次筛选。结果: Exon 8 发 现有 3个泳动异常,两个为多态现象, 对 1 例明显异常者序列分析表明: ①患者的序列发现同义突变 C2250※G , 错义突变 G2273 ※T 发生 Arg778 Leu,引起功能缺失。患者上述两个突变同时存在。②患者父亲在 2250 位点 C 及 G 碱基同时存在, 在 2273 位点 G 及 T 碱基同时存在。 ③发现患者为纯合子, 其父为杂合子,母亲为正常序列。针对 Arg778 Leu 突变在所有病人中进 行酶切,发现 2 例纯合子占病人总数 4. 4%,11例杂合子占 24. 4%。酶切的阳性率为 28. 8%。结论: 本结果支持 8 号外显子 778 密码子作为中国人肝豆状核变性的高频突变点。本研究中出现类似杂合性丢失( LOH)现象, 提示 LOH 现象可能发生在 除肿瘤之外的其他遗传疾病中。Exon 14 未见异常,与欧洲人明显不同。
format Article
id doaj-art-a327486549254257962d4dae0d5c27bc
institution Kabale University
issn 1672-3554
language zho
publishDate 1998-01-01
publisher Editorial Office of Journal of Sun Yat-sen University
record_format Article
series Zhongshan Daxue xuebao. Yixue kexue ban
spelling doaj-art-a327486549254257962d4dae0d5c27bc2025-01-15T03:38:13ZzhoEditorial Office of Journal of Sun Yat-sen UniversityZhongshan Daxue xuebao. Yixue kexue ban1672-35541998-01-011943589715肝豆状核变性 8 号 14 号外显子基因突变的检测马少春 梁秀龄 徐评议 王丽娟目的: 筛选中国人肝豆状核变性的高频突变点。方法: 对中国人肝豆状核变性 39 个家系 45 个患者的 8 号、14 号外显子进行 PCR-SSCP 筛选,对有异常者进行序列分析(放射自显影) , 并通过该突变点的酶切再次筛选。结果: Exon 8 发 现有 3个泳动异常,两个为多态现象, 对 1 例明显异常者序列分析表明: ①患者的序列发现同义突变 C2250※G , 错义突变 G2273 ※T 发生 Arg778 Leu,引起功能缺失。患者上述两个突变同时存在。②患者父亲在 2250 位点 C 及 G 碱基同时存在, 在 2273 位点 G 及 T 碱基同时存在。 ③发现患者为纯合子, 其父为杂合子,母亲为正常序列。针对 Arg778 Leu 突变在所有病人中进 行酶切,发现 2 例纯合子占病人总数 4. 4%,11例杂合子占 24. 4%。酶切的阳性率为 28. 8%。结论: 本结果支持 8 号外显子 778 密码子作为中国人肝豆状核变性的高频突变点。本研究中出现类似杂合性丢失( LOH)现象, 提示 LOH 现象可能发生在 除肿瘤之外的其他遗传疾病中。Exon 14 未见异常,与欧洲人明显不同。http://xuebaoyx.sysu.edu.cn/zh/article/43589715/
spellingShingle 马少春 梁秀龄 徐评议 王丽娟
肝豆状核变性 8 号 14 号外显子基因突变的检测
Zhongshan Daxue xuebao. Yixue kexue ban
title 肝豆状核变性 8 号 14 号外显子基因突变的检测
title_full 肝豆状核变性 8 号 14 号外显子基因突变的检测
title_fullStr 肝豆状核变性 8 号 14 号外显子基因突变的检测
title_full_unstemmed 肝豆状核变性 8 号 14 号外显子基因突变的检测
title_short 肝豆状核变性 8 号 14 号外显子基因突变的检测
title_sort 肝豆状核变性 8 号 14 号外显子基因突变的检测
url http://xuebaoyx.sysu.edu.cn/zh/article/43589715/
work_keys_str_mv AT mǎshǎochūnliángxiùlíngxúpíngyìwánglìjuān gāndòuzhuànghébiànxìng8hào14hàowàixiǎnzijīyīntūbiàndejiǎnc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