鸟类学基础知识 第七讲 鸟的鸣叫
<正> 鸟类的鸣叫,是个体间相互信息的传递,以表示欢快、惊恐、召唤、呼应、发情、求食等生理状态,是鸟类生活中通过声系统的重要联系信息。不同的鸣叫代表相应的信息,具有不同的作用,因此,不论对于个体或种群的生存,都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。鸟类鸣叫器官鸟类的鸣叫器官,位于胸腔内的左右支气管分叉地方,有特有的鸣管。鸣管的内外侧管壁均渐变薄呈薄膜状的鸣膜,鸣管外侧并着生有鸣肌,由于它的收缩而产生鸣管壁形状和紧张度不同,再与鸣膜的颤动大小和颤动次数相配合,而发出各种各样的音调和有节奏的鸣声。...
Saved in:
Main Author: | |
---|---|
Format: | Article |
Language: | zho |
Published: |
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ese Journal of Wildlife
1984-01-01
|
Series: | 野生动物学报 |
Online Access: | http://ysdw.nefu.edu.cn/thesisDetails#10.19711/j.cnki.issn2310-1490.1984.06.018 |
Tags: |
Add Tag
No Tags, Be the first to tag this record!
|
_version_ | 1841540657638801408 |
---|---|
author | 许维枢 |
author_facet | 许维枢 |
author_sort | 许维枢 |
collection | DOAJ |
description | <正> 鸟类的鸣叫,是个体间相互信息的传递,以表示欢快、惊恐、召唤、呼应、发情、求食等生理状态,是鸟类生活中通过声系统的重要联系信息。不同的鸣叫代表相应的信息,具有不同的作用,因此,不论对于个体或种群的生存,都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。鸟类鸣叫器官鸟类的鸣叫器官,位于胸腔内的左右支气管分叉地方,有特有的鸣管。鸣管的内外侧管壁均渐变薄呈薄膜状的鸣膜,鸣管外侧并着生有鸣肌,由于它的收缩而产生鸣管壁形状和紧张度不同,再与鸣膜的颤动大小和颤动次数相配合,而发出各种各样的音调和有节奏的鸣声。 |
format | Article |
id | doaj-art-2a05af9e5dd8498a90fe29748c6c66d1 |
institution | Kabale University |
issn | 2310-1490 |
language | zho |
publishDate | 1984-01-01 |
publisher |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ese Journal of Wildlife |
record_format | Article |
series | 野生动物学报 |
spelling | doaj-art-2a05af9e5dd8498a90fe29748c6c66d12025-01-14T04:53:15Zzho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ese Journal of Wildlife野生动物学报2310-14901984-01-01394179632705鸟类学基础知识 第七讲 鸟的鸣叫许维枢<正> 鸟类的鸣叫,是个体间相互信息的传递,以表示欢快、惊恐、召唤、呼应、发情、求食等生理状态,是鸟类生活中通过声系统的重要联系信息。不同的鸣叫代表相应的信息,具有不同的作用,因此,不论对于个体或种群的生存,都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。鸟类鸣叫器官鸟类的鸣叫器官,位于胸腔内的左右支气管分叉地方,有特有的鸣管。鸣管的内外侧管壁均渐变薄呈薄膜状的鸣膜,鸣管外侧并着生有鸣肌,由于它的收缩而产生鸣管壁形状和紧张度不同,再与鸣膜的颤动大小和颤动次数相配合,而发出各种各样的音调和有节奏的鸣声。http://ysdw.nefu.edu.cn/thesisDetails#10.19711/j.cnki.issn2310-1490.1984.06.018 |
spellingShingle | 许维枢 鸟类学基础知识 第七讲 鸟的鸣叫 野生动物学报 |
title | 鸟类学基础知识 第七讲 鸟的鸣叫 |
title_full | 鸟类学基础知识 第七讲 鸟的鸣叫 |
title_fullStr | 鸟类学基础知识 第七讲 鸟的鸣叫 |
title_full_unstemmed | 鸟类学基础知识 第七讲 鸟的鸣叫 |
title_short | 鸟类学基础知识 第七讲 鸟的鸣叫 |
title_sort | 鸟类学基础知识 第七讲 鸟的鸣叫 |
url | http://ysdw.nefu.edu.cn/thesisDetails#10.19711/j.cnki.issn2310-1490.1984.06.018 |
work_keys_str_mv | AT xǔwéishū niǎolèixuéjīchǔzhīshídìqījiǎngniǎodemíngjiào |